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汇聚人才力量、强化人才支撑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能够有效促进营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型现代化农业农村。
目前在农村基本还是以原始农业为主,受气象气候、地形地貌等因素影响较为严重,要想摆脱“靠天吃饭”的情况,必须应用新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引进一批农业科技、管理营销、产业营建性人才到农村,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营建和挖掘农业产业区位特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营建现代化农业体系,相应的就必须要有现代化农民,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目前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较多,留在农村的传统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组织化程度低,培育符合当下与未来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势在必行。大力挖掘和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建立相关培训制度,完善配套政策体系,逐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吸引和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激励和提升农民在现代化农业发展中的参与度,让新型农民作为一股专业化的新生力量,为现代化农业注入新生动力。
一方面传统农民受到农村传统思想和小城镇营建政策的影响,导致农村精英的外流,“带走”了农村的资源。另一方面吸引和培育的高精尖人才因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服务、福利待遇等问题,留不住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仍然需要政府领导、引导、带动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强化基层组织营建,加大基础设施营建,落实福利保障待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创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确保基层服务人才引而且、留得住、住得下。( 龙岩)本文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