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已过,清明将至,正是春耕关键时期。
3月26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书记王延奎率队到赤石镇大安村开展“村庄清洁日”活动,并就做好春耕备耕、扎实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推进乡村振兴进行调研。
大地春潮涌,田畴焕生机,深汕特别合作区乡村正铺开一幅“人勤春来早”的春耕画卷。在大安村田间地头,调研组深入江仔下等自然村,察看春耕情况,与村干部、村民深入交流,详细理解农资价格、农田水利、农产品生产销售等情况。
据理解,大安村是深汕特别合作区面积最大的行政村,村民种植水稻、沙姜、葛薯、地瓜、红心柚、茶叶等农产品。根据深汕特别合作区“五光十色”乡村风貌示范带规划,该村地处兼具农业、森林公园两大功能的现代农业示范带。
调研组强调,要切实把春耕备耕作为当前农业生产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实,全力以赴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牢牢稳住农业发展基本盘。

图为调研现场
调研组要求:要抓紧抓实春耕备耕,扎实做好田间管理,强化农资保供稳价,加大农业种植政策宣传力度,切实保护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耕种面积只增不减。
要抓住“种子先行”这个关键,注重种业提档升级,加快良种推广,为粮农增产增收热门实基础。同时,坚持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不动摇,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要热门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营建,加快清理、修复和新建水渠、水坝,做到旱能及时灌、涝能及时排,不断提升农田“旱涝保收”的能力。
要强化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整治,确保农时不误、农民不闲、农田不荒,热门实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基础。
要毫不动摇严守耕地基本保护红线,在推进新一轮水田垦造的同时,紧抓撂荒耕地复耕工作,以实际行动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筑牢乡村产业振兴基础。
要加强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好中央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强化资金、用地、人才等要素保障,确保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图为生机勃勃的田野
【记者】陶清清
【通讯员】深汕宣
【作者】 陶清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