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生存环境更好,为何宋代前,北方农业更发达?3方面因素决定

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由于亿万年来河流的作用,它被切成了连绵不断的高原丘陵,在人类对自然作用不大的上古时期,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和草原,水源丰美。在黄河流域的东部,是辽阔的华北平原,它由黄河冲积而成,土壤肥沃、深厚。黄河流域共同的特点是土壤松软肥沃

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由于亿万年来河流的作用,它被切成了连绵不断的高原丘陵,在人类对自然作用不大的上古时期,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和草原,水源丰美。

在黄河流域的东部,是辽阔的华北平原,它由黄河冲积而成,土壤肥沃、深厚。黄河流域共同的特点是土壤松软肥沃,非常适于农耕。黄河流域的年降水量不多,约为七八百毫米,对于以旱作为主的农业来说,是足够的。

据考古发现,这一区域的农业可上溯到八千多年前,最早的农作物是粟,以后相继出现了高粱、小麦、大麦、大豆等粮食作物。

中国南部是山地、丘陵、盆地、平原混杂的区域,山地与丘陵约占十分之七八,盆地、平原、河流占了十分之二三。由于太平洋与印度洋带来充沛的降水,中国南部的山区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山地水源丰富,成一道道小溪河流,有利于农业灌溉,也有利于水上交通。

南方的盆地与平原地区,覆盖着肥沃的黑土,是发展农业的最好区域。它的缺点是野草与灌木的生长速度也快,在一块未开垦的土地上,野草与灌木的根互相纠葛,没有锋利的农具是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开垦。

在中国历史上,中国南北文化是相互促进的,以农业的起源来说,如果说北方的粟农业历史可上溯到八千年之前,南方稻作历史至少也有七千年,所以,双方文明起源大致同步。不过,由于北方的土质松软,少有茅草、灌木等难以对付的野生植物,在农业还是以木石器为主要耕作手段的古代,北方的农业要比南方发展快。

1、北方生存条件的现状

迨至夏商周时期,北方已有许多人口众多、文化昌明的小国家,南方区域的文明却长期停滞。所以,今日中国人的主体主要是北方人的后裔,中国人的文化观,也是以北方文化为主流的。

第一,中国北方文化是世界各大文明发源地中最为寒冷的区域,植物生长速度缓慢,人类劳动的效果不如其他地区,生活也比较艰苦。

黄河流域位于北纬30°~40°之间,纬度并不算高。但是,它的北部没有能挡住寒流的高大山脉,西伯利亚与蒙古高原的冷空气能够毫无遮挡地横扫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所以,中国北方的冬天要比同纬度区域的大多数地区冷。

例如,西安的纬度是北纬34°,希腊雅典的纬度是38°,按理说,雅典位于北方,应比西安冷,实际情况却完全相反,雅典的年平均温度要比西安高十来度,这是由于雅典的北部有巴尔干群山挡住了冷空气南下。

再以英国作一比较,伦敦的纬度高于北京十几度,按说伦敦要比北京冷,但实际情况相反,伦敦罕有类似北京零下20度的严寒。这是因为伦敦濒于大西洋,大西洋北部的墨西哥暖流非常壮观,它发源于热带的墨西哥湾,无穷无尽地将热流送到不列颠群岛,改变了英国的气候。每逢冬季,伦敦上空笼罩着浓雾,它使伦敦气温不至于降得过低。

在各大文明发源区域中,黄河流域的气温偏冷,这里早期农人的生活也比其他区域农人更为艰难。

以种植来说,南方区域植物生长速度快,一年四季花果不断,粮食作物可种两季,食物来源问题较易解决。

而黄河流域的气温只适应一年种一季庄稼,而且每年都有一个严酷的冬季。每逢冬季,中国北方一片白茫茫雪原,树木凋萎,群鸟南飞,生存环境十分严酷。为了安稳地度过冬天,北方农人不得不早早地备足粮食与冬衣。

总之,在黄河流域生存的中国人祖先,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才能取得与南方农人等量的生活资料,因而他们的生活十分艰难。

墨子说: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孟子说: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从这两位先贤的文章中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代的北方农民生活水平很低,大多数人以素食为主,五十岁才能穿丝绸衣服,七十岁方能吃肉。遇到饥荒,还有饿死的威胁。

第二,季节风造成北方的农业生产极不稳定。

中国盛行季节风,冬天,西北风从北方南下,给北方带来降雪;夏天,东南风北上,深入内陆腹地,带去丰沛的降雨。

假如没有季节风的来回运动,中国北方内陆肯定是一片荒漠,在这个意义上,也可说北方文明是季节风的赠礼。

但是季节风又是一种不稳定的气候因素,它每年给北方带来多少降水、何时带来降水是没定准的。

风调雨顺的年份,降水及时,北方的农作物得到及时灌溉,农田的收获量便大;雨水失调,农作物得不到及时的灌溉,便会大面积旱死,导致颗粒不收。

由于北方的地理条件一律,每当大旱来临,便有可能赤地千里,一旦出现那种情况,北方农民的处境是极悲惨的,他们会在饥荒中大批饿死。

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代的二千年时间里,中国北方的农业有很大变化,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的农业经营方式。小农经济有利于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促使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有较大提高。例如,使用铁制农具,利用畜力代耕,引进高产农作物玉米、蕃薯等等。

与此同时,北方的生态环境却受到了严重破坏。上古时期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到处都是森林与沼泽,人类仅开发了山川林泽中的极小部分。

随着人口的增长,大片森林被砍伐,被开垦为农田。迨至战国中期,魏国就出现了千里之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的情况,说明魏国的农田已连成一片了。

出现这种情况是好还是坏呢?

表面上这说明魏国人民富庶,实际上这是可担忧的。由于广阔的原野大多被开垦为农田,大面积森林消失,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上肥沃的土壤表层被雨水冲走,农作物产量越来越低,而黄河下游河床越抬越高,导致黄河成为地上悬河,一旦发生河堤崩决的事件,洪水便会泛滥,造成数百里甚至数千里土地一片汪洋,摧毁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此外,森林消失也使北方产生了燃料危机和建材危机,土壤蓄水能力也大为下降,每每小旱变为大旱,大旱变得无法抗御。由于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日趋恶化,虽说农业技术的进步可以弥补农业生态恶化的损失,但华北农业也因此无法有实质性的发展。

许多经济史专家认为:

清代华北小农的粮食生产率与战国小农相比,并无明显进步,这与生态环境恶化是密切相关的。

总之,在世界各大文明发源地中,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较差,它使中国古农人一直面临强大的生存压力。

在这种自然环境下,虽说华北农民历来以勤劳着称,但他们付出了较多的代价,却得不到较多的收入,他们的生活一直是低水平的。

2、南方生存条件现状

中国南方的地理条件要比北方好。

中国南北的自然分界线为北纬34°的秦岭、淮河一线,在这条线以南的中国领土,多为山谷、河川、盆地。印度洋的西风与太平洋的东南风,为中国南方带来丰沛的降水,古代的南方到处都覆盖着茂密的亚热带森林,河流与小溪密布,给人类以灌溉和交通的便利。

自古以来,南方的河谷便成为人类活动的区域。从残存的稻谷遗灰的研究中我们知道,中国南方的水稻种植业,也有七八千年的历史。

在古人所拥有的粮食作物中,水稻可算高产作物,亩产量是粟的一至二倍。南方适于农耕的土地虽不如北方多,但养活的人口却比北方多,南方最大的财富要数密布山岭的森林资源,它为人类提供燃料与建材,并保护水土不使流失,中国的南方远比北方更适合人类居住。

不过,由于南方植物生长速度快,古农人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遇到很大困难,他们要与茅草等生命极为顽强的植物争地盘,在钢铁农具普及前,他们所开发的人类生活点仅限于部分河谷,它散布于广袤的森林中,村落稀少。

只是到了唐宋以后,带钢农具在南方普及,农民才可能广泛开发山林川谷,中国南方逐渐成为人口密集的地带,并取代北方成为中国文化的中心区域。

就自然条件而言,中国南方也有其不适于人类发展的方面。

首先,气候过于潮湿闷热,不利于人畜健康。

南方的春天,降水量很大,数月之内,阴雨连绵,难见太阳。在这种气候里,细菌繁殖很快,人畜皆易得病。一场瘟疫常导致几十万人死亡。因此,南方人的寿命要比北方人短。其次,豢养家畜极难,古代可以替代人力的马、驴、黄牛等大型家畜在南方繁殖困难,唯有水牛可用于耕田。

不过,据老农所言,至今水牛的存活率不高,南方农业长期是以人力为主的行业。

其次,就发展趋势来说,宋元明清之后,南方农业是走高密度投入劳动力的精耕细作之路。

这对机械化农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南方自然条件的又一弱点是:

自明清以后,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这是人类自已造成的。南方的森林直到明代中期仍是郁郁葱葱,随着人口增长加快,人类对建材、燃料的需求增多,大面积森林被砍伐,尤其是玉米这类山地作物引进后,人类开始开垦斜坡地,加上靛青、茶叶等山地作物种植日益广泛,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暴雨冲走山坡表层的肥土,露出铁锈红的生土与石灰岩骨。于是,粮食作物产量下降,而人类获取燃料与建材也日益困难了。明清以后,南方的自然条件也在恶化中,自然条件之外,中国的人口问题也是影响生产发展的一个因素。

3、人口与生存现状的关系

明清时期的中国,无论北方或南方都遇到这个问题。

据何炳棣先生《1368-1953年中国人口研究》一书,明代人口峰值约为1.5亿,而清代的人口峰值约为4.3亿,和明初6000万人口数相比,明清两代中国人口增长了6倍。

而与此同时,农业生产力却未有决定性的提高,故明清两代都出现了人口过剩的情况。

人口过剩吞没了农业的发展成果。从历史发展的线索看,自战国以来二千年里,中国人的粮食占有量随着时代的变换而波动,但总的来说是停滞的。

宁可先生推算:汉代农民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2000斤粮食,人均占有粮食640斤。许多学者估计,明清两代后期的人均粮食占有量达不到汉代的水平。

仅就东南地区而言,明初这里粮食是自给有余的。但随着人口增长过大与经济作物侵占粮田等事发生,明代中后期,东南各省开始沦为缺粮区。先是福建、苏南、徽州等地,以后逐步扩展,清代鼎盛的干嘉年间,广东、江西、浙江都加入缺粮区行列。

翻开《清实录》一查,清代皇帝倾注精力最多的便是东南区域的缺粮问题,他们组织内地向东南区域运粮,每年都耗费大量的财力。

有时,东南粮食调运不及,还会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可见,由于人口增长过快,明清时期,中国最富饶的东南区域已出现缺粮现象。东南之外,四川、湖南等南方省份仍为余粮省,但从发展趋势看,这些省也在走东南区域的老路,出现缺粮现象是迟早的事。

中国的北方人口问题更为严重,贫瘠的土地已无法承受过多的人口,每逢旱灾、水灾、蝗灾等自然灾害年份,便有数十万至数百万人饿死。

从自然条件与人口比例来看,中国自然资源无法养活众多的人口,五千年来,中国人一直面临严重的生存挑战,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一直在温饱线以下浮动。

这迫使中国人把养活众多人口当作头一件大事,作为上层建筑的中国文化也被迫适应这一基本点,由此铸就了中国人文化性格的自身特点。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热门推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导航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三农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