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进行时系列之十九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九成陆地面积为山地丘陵地带,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为保障福建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升农户抗风险能力,中国人寿财险公司积极履行央企责任,因地制宜创新开发了养殖业气象指数保险、种植业气象指数保险、林业碳汇指数保险等丰富的农业保险产品,为福建地方特色农业产业“挡风遮雨”,推出的地方专属农险产品达50余款,累计为过万农户及当地政府提供风险保障超过30亿元,已支付赔款近6500万元,成为福建省农业产业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
保障特色农业发展
为保障福建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升农户抗风险能力,中国人寿财险福建分公司充分发挥风险管理专业优势,参考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探索借助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帮助农户抵御自然灾害。
针对传统水产养殖保险面临的承保验标难、查勘定损理赔难等问题,分公司于2016年为福建沿海养殖户量身打造的水产养殖台风指数保险推出并上线。该产品以指数的形式将不同类别、强度造成的损失数值化,有力破解水产养殖保险保障严重供不应求的状况,受到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的高度肯定。分公司又联合福建省渔业互保协会加大推广力度,不断拓展承保覆盖范围,加深创新深度,共同研究开发了全国首款海水养殖赤潮指数保险,进一步健全福建省水产养殖保障体系。截至目前,两款产品已累计提供风险保障22.81亿元,保障范围辐射福建全省近80%的沿海县域,已支付赔款近5000万元。
2018年,8号台风“玛莉亚”袭击福建沿海地区,分公司快速响应,在受灾最严重的宁德霞浦县召开水产养殖台风指数保险理赔兑现大会,为当地82户受灾养殖户当场兑现理赔款3160万元,有力帮助恢复生产。
养殖业气象指数保险试点成功后,中国人寿财险福建分公司根据当地需求及特色产业特征研究设计区域专属的种植业气象指数保险,先后开发了茶叶种植低温指数保险、农作物种植台风指数保险、农作物种植强降水指数保险等产品,保险标的涵盖葡萄、枇杷、茶叶、百香果、黄花梨、早熟芋、中药材等诸多福建区域特色农业品种。截至目前,累计为近1.6万户次农户、合作社及企业提供风险保障6.55亿元,已支付赔款近1100万元,有效满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风险需求。
分公司还创新推出农业气象巨灾指数保险,在宁德、漳州、南平等地多个乡镇及莆田全市落地,累计提供巨灾风险保障9500万元。由于具有“触发即赔”的特点,灾害事故发生后可以第一时间获得理赔款。
中国人寿财险公司农业气象指数保险项目获得各级政府部门高度认可,荣获国家农业农村部“2017年度农业组织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奖”,2019年、2020年连续获评福建省政府评选的“福建省十大金融创新项目”。
林业碳汇指数保险
助力绿色乡村营建
为响应党中央号召,探索金融保险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中国人寿财险福建分公司联合林业、气象和环保等多领域专家学者,着力攻坚林业固碳能力测算与风险关联难题,率先对林业碳汇价值引入保险机制。该项目以碳汇方法学研究为理论基础,结合实地调研与“3S”科技手段监测反演,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固碳量损失指数化,有力攻克技术难题,成功首创林业碳汇指数保险,填补了行业空白。
2021年4月26日,全国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在龙岩市新罗区试点落地,为辖内所有生态林及商品林提供了2000万元的碳汇损失风险保障。保险赔款可用于对灾后林业碳汇资源救助和碳源清除、森林资源培育及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等与林业碳汇富余价值生产活动有关的费用支出,极大地提高了林业主管部门灾后森林资源救助能力和效率,成为保险业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助力全国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
2021年11月,龙岩市新罗区因发生火灾事件导致281亩林木完全损毁,发生林业碳汇减弱事件,触发林业碳汇指数保险理赔标准,分公司第一时间联系新罗区林业局,积极对接、高效处理,支付保险理赔款100万元。为充分发挥林业碳汇指数保险的保障作用,新罗区政府联合分公司将林业碳汇指数保险赔款投入新罗区碳汇林巩固提升项目,通过对新罗区江山镇村美村水库第一重山的197亩低产低效毛竹林实施全面浅锄垦复、植被套种等提升改造工作,加强灾后区域生态保护修复,进一步增强森林固碳能力,提升区域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无论是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亦或是林业碳汇指数保险,都是中国人寿聚焦民生、服务“三农”的创新实践。在指数保险领域的开拓与发展进程中,不可忽略是新技术的加持。长期以来,中国人寿财险公司致力于加速推进科技赋能农险,并推出了“国寿i农险”“国寿i农宝”等农村市场专属移动端平台,全面提升公司农险业务的拓展力和竞争力;运用了气象分析、卫星遥感、生物特征AI识别等新技术,服务于天气指数类农险、森林火灾救援保险、养殖保险等多种多样的农险创新产品,进一步强化农业保险的精准承保与理赔管理,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积极打造“科技国寿”新模式。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中国人寿在农业指数保险上的大胆探索与创新实践,为进一步发挥农业保险职能作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模式,更为地方特色农业产业撑起结实的风险保护屏障,牢牢守护广大农民的“钱袋子”,稳稳托起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摸索走出一条乡村产业振兴的“好路子”。
小贴士
农业指数保险
以农业品种抗风险能力为研究依据,将自然灾害及其指标强度导致的损失率函数化,作为赔偿处理的前置设定,其要素包括风速、降雨量、温度等气象因子,或导致碳汇损失形成的林业常规风险因子,当该指标强度达到保险合同约定标准值时,视为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根据对应的赔付标准进行赔偿。
此类产品以拟投保地理区域历史30年的气象或灾害数据为依据,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历史损失情况记录,追溯损失和灾害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起相关联的函数模型,从而完成具体农业指数保险产品方案设计。因其使用政府相关部门出具的气象证明或灾害损失证明作为理赔依据,具有权威性,能够有效避免道德风险,同时,出险后无需逐户查勘定损,省去大量繁琐的现场工作,能够实现理赔工作一触就赔、一目了然、一站解决,极大地提升理赔效率,高效助力农户恢复生产。
林业碳汇指数保险
以当地林业主管部门作为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保险标的为投保地理区域内生长正常且管理规范的生态林和商品林。在保险期间内,由于约定的灾因和强度导致保险标的不可恢复性完全损毁,且损毁林木经过专业换算及约定,达到一定程度的林业碳汇减弱值时,视为发生林业碳汇减弱事件,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赔偿。赔款可用于对灾后林业碳汇资源救助和碳源清除、森林资源培育及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等与林业碳汇富余价值生产活动有关的费用支出。出险后保险公司可借助卫星遥感技术高效监测损失情况,助力与林业主管部门的联合查勘定损,可在灾后第一时间将赔款支付到位,为灾后减损、固碳能力修复争取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