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植物保护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意思就是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的方法,以及其他有效的生态手段,把病虫控制在不足危害植物的水平以下。下面简单介绍几种防治措施。
(一)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就是国家以法律手段,制定出一整套的法令规定,由专门机构(检疫局等)执行,对应接受检疫的植物和植物产品进行严格检查,控制有害生物传播、传入或带出。坚决不要从检疫性病虫发生区购买和调运果木,以防将这些危险性病虫带入,导致其在新的种植区发生危害。国家各检疫部门和有关检疫的网站上都有检疫性病虫名录和疫区分布,需要时可上网查询,或到附近的检疫机构询问。
(二)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前提下,通过改变栽培制度、选用抗(耐)病虫品种、加强栽培管理以及改造生长环境等来抑制或减轻病虫的发生。农业防治可以把病虫消灭在造成危害之前,在果树上常结合栽培管理,通过轮作、清洁果园、施肥、翻土、修剪、疏花疏果等来消灭病虫害,或根据病虫发生规律进行人工捕杀、摘除病虫叶(果)来消灭病虫。但是,农业防治不能对一些病虫完全彻底控制,还需要配合其他防治措施。
(三)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简单工具和各种物理因素,如器械、装置、光、热、电、温度、湿度、声波、味道等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在果园常用果实套袋隔离病虫害,架设防虫网,树干上涂抹黏虫胶等。
(四)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自然天敌生物防治病虫,如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鸟治虫等。或者,利用昆虫激素或性诱剂诱杀雄成虫,干扰害虫交配繁育后代。果园常见的天敌昆虫有异色瓢虫、黑缘红瓢虫、螳螂、蜘蛛等。
(五)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俗称药剂防治,是利用化学药剂的毒性来防治病虫害,是控制果树病虫的常用方法,便于大面积使用,高效方便。但是,一定要按照说明严格使用化学制剂,以免使用不当引起人畜中毒、破坏生态环境、或者农药使用过多残留过多食用引发中毒的风险。化学制剂一定要及时轮换交替合理混合使用,长期单一使用某种化学药剂,果木定会产生一定的抵抗力,药效失效,切记使用时要适时、适量、适法使用,以免对人体或者植物造成损害。